從互動科技 (Interactive Art-Tech) 到沉浸式體驗 (Immersive Experience),從新媒體 (New Media) 到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數位藝術展演已蔚為顯學,在全世界大鳴大放。借鏡東西兩大經典案例:日本藝術團隊teamLab和法國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s Lumières,討論台灣數位藝術展演的未來。
<與花共生的動物們 II> 照片來源:自攝於科教館展場
現正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的《teamLab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這是teamLab團隊第二度呈現給台灣的特展,也是我第五度參觀該團隊的大型企劃展。
teamLab二度來台 華山場展現藝術性 科教館優化技術性
2021年受到疫情動蕩的衝擊,《teamLab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在上半年進場完成後就面臨被迫閒置軟硬體的窘境,直到下半年才終於開放參觀。二度來台展出的teamLab果不讓人失望,技術提升後的多項作品,如「天才跳房子」跟「塗鴉自然:迷失、沉浸與重生-紅色名錄」,將實體展覽才能體驗的共創理念發揮得更淋漓盡致,展廳也因為科教館建築本體優勢,在展區切分與遮黑處裡上更為細膩,全然地改善了前一次華山文創園區的古蹟限制。
然而2017年的《teamLab: 舞動!藝術展& 學習!未來の遊園地》絕對也是經典之作,藝術性的呈現讓人印象深刻,作品如「水晶宇宙」、「花與人,不為所控卻能共生」等,可以感受到teamLab獨特的美學呈現,講述著自然生滅和與人共生的關係,更能跳脫科技互動的框架,達到藝術透過展覽形式呈現觀點的真諦,作品「塗鴉自然」除了保留群體共創的趣味外,起伏的斜坡營造出動物流動的疆界,也創造出追逐動物留影的觀眾一種新奇體感,讓人更有「全身沉浸式」(body-immersive)的觀展感受,也與團隊在日本台場《teamLab Borderless: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豐洲《teamLab Planets TOKYO》等大型展的展館設計理念更加貼近。
《teamLab: 舞動!藝術展& 學習!未來の遊園地》 圖片來源:teamLab官方網站
十年磨一劍 teamLab蛻變的進化歷程
創立於2001年的日本藝術團隊teamLab,透過創作實踐探索藝術、科學、技術、設計,以及與自然界的交匯關係,並以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所構成,目前團隊成員已成長至超過600人。
來自teamLab團隊的工藤岳(Kudo Takashi)曾在來台的講座提及,團隊成立10年後,teamLab的作品才似乎突然進入了藝術世界的視線之中,在那之前團隊的作品是長期被忽視的。teamLab草創初期做了許多領域與類型的作品嘗試,還接手了不少商業廣告商案,藉此累積名氣,2011年起開始向外發展,透過作品的參展與國際獎項的肯定,逐步站穩藝術圈的地位,2015年在東京首次開幕的特展中成功吸引近50萬觀眾入場,更被「designboom」譽為該年全球前十大必看藝術展,爾後於新加坡、美國、泰國、韓國、台灣等地巡展,近年來更創造出數位美術館(Digital Art Museum)的形式,於東京、上海等地常設展出,2024年將拓展至歐洲,《teamLab Borderless Hamburg: Digital Art Museum》計畫落腳於德國漢堡創立。
《teamLab Borderless: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照片來源:自攝於台場展館
teamLab總監豬子壽之(Toshiyuki Inoko)接受專訪曾提到,關鍵在於2015年展覽受到觀眾的喜愛,才讓團隊萌生了巡展世界的想法。這短短數年間,以藝術團隊而言,teamLab已經發展到非常驚人的規模,同時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經營路線,果然,十年磨一劍,嶄露身手之際令全世界都驚艷!
突破科技技術的形式框架 實踐藝術創作的理念傳達
teamLab之所以成功,絕非是科技形式上的呈現,而是想法概念的實踐。略有資訊背景知識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teamLab很少使用過於艱澀的程式語言或是追求新穎的互動科技,也暫無納入當今最流行的虛擬實境(VR),反而提出「全身沉浸式」的想法,以自有的藝術語彙詮釋了沉浸式體驗。展示中軟硬整合的技術,最終還是回應到「共創」的理念之中。技術的穩定性絕對是打造美好觀眾經驗的一環,同時是成就團隊理念的基石,而非炫「技」。
teamLab技術層次也不是多難吧!這樣的聲音確實可在台灣業界中聽見。我們該要思考的是,最新的科技到底帶給藝術什麼呢?我們都曾有的觀展經驗是,開展沒多久就碰上「展品維護中」的告示牌,維護的時間比展出的時間還要久。或許是策展方忽略了測試調校的時間需要預留足夠,亦或是創作者過於急躁的技術野心,若能在技術與藝術中取得平衡,並覺察不斷測試的重要性,才能為觀眾打造出穩定展示的數位藝術展。
理念與技術的緊密結合,數位藝術展覽需言之有物
我們到底要透過數位藝術展覽說什麼? teamLab在展覽裡所有的作品提出了「共同創作」的概念,展覽的趣味在於現場有別人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透過科技互動展現。同時,團隊獨到的空間美感根源於東亞藝術對於空間的觀念,teamLab Kids CEO松本明耐曾說,「東方藝術美學裡強調可居可遊的空間感,人跟人、人跟世界與事物之間的邊界,是模糊曖昧的。」這幾年團隊常以Borderless為題,與西方傳統繪畫在遠近法或是透視法中,產生觀看的方式不同,teamLab營造了無邊界與曖昧的存在,透過數位科技正好可以放大邊界的無限。因此,teamLab的展覽與作品無須過多的展場文字或是語音導覽,觀眾很容易進入這個展演新世界,關鍵還是在於理念與技術的緊密結合。
《teamLab Borderless: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照片來源:自攝於台場展館
台灣的現況專業人才不缺、硬體技術也不輸人,我們缺乏的是野心與策略,更重要的是團隊的整合,借鏡日本藝術團隊teamLab的發展歷程,我們正好可以思索己身未來發展的途徑。
下篇我們將比較法國光之博物館 Atelier des Lumières,看其異同與檢視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