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詮釋大不同:以策展的角度來看兩次遇見孟克展

The Scream

《吶喊》,1910年版 (圖片來源https://munch2018.jp)

We want to create, or at least lay the foundations of, an art that gives something to humanity. An art that arrests and engages. An art created of one’s innermost heart.
Edvard Munch, 1889

我們想要去創造藝術,至少奠定下基礎,讓藝術能給予人們些什麼,是吸引關注、使感興趣,是再現了某人的內心深處。

愛德華.孟克 1889

2019年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所展出的《Edvard Munch:love and angst》特展,以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1863–1944)自述藝術創作的動機作為開端,跳脫大眾「微觀」藝術家內心世界的角度,引導觀者「宏觀」藝術家藝術創作的本質,在策展角度上來說,感受到大英的新詮釋,也打開了個人對於孟克的欣賞視野。

坦白說,我就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展的!這眼鏡上迷濛我視線的顏色,來自於2018年在東京都美術館參觀過《ムンク展 — 共鳴する魂の叫び》的經驗,這份自以為是導致我一開始快速的進入展廳穿梭,直到第二展廳時才恍然大悟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展覽,最大的差異在於策展的角度:東京展以時間序為主軸展開了孟克的大型回顧展;大英展以孟克身處的三大城市背景勾勒下,聚焦藝術家精華的版畫作品。

執行展覽多了之後,總會染上帶有既定印象來觀展的惡習,當然也可說是一種職業病,這次觀展經驗給予了我一個很好的提醒:每次看展都應該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東京都美術館】完整回顧孟克60年的創作生涯

Munch Japan exhibition

《ムンク展 — 共鳴する魂の叫び》展覽海報 (圖片來源:東京都美術館網站)

《ムンク展 — 共鳴する魂の叫び》(孟克展 — 與靈魂吶喊的共鳴)是東京都美術館與奧斯陸孟克美術館(Munch Museet)合作,展期為2018年10月27日至2019年1月20日,以著名作品《吶喊》首度在東瀛展出作為號召,展現藝術家強烈地表現愛、絕望、嫉妒、孤獨等人性內在的代表作,展覽計有約100件作品,逾60幅為油畫及版畫,搭配素描與版畫,橫跨了孟克60年的創作生涯。

展覽分成九大區,依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第一區運用自畫像簡介了孟克與其時代背景,從第二區開始,從家族故事開啟了展覽故事鋪排,點出了年幼面臨死亡的生活經歷,孤獨焦慮遂成了主要因子引導了創作,連結至著名作品《吶喊》的主要展示,再轉向從男女情感、愛與忌妒中探討作品,最後進入藝術家回歸故鄉挪威的晚年生活。

《ムンク展 — 共鳴する魂の叫び》展覽分區

1 誰是孟克Much Himself

2 家族–死亡與喪失Family — Death and Loss

3 夏的夜–孤獨與憂鬱Summer and Night — Solitude and Melancholy

4 靈魂哭泣–不安與絕望Scream of Soul — Anxiety and Despair

5 接吻、吸血、瑪丹娜Kiss, Vampire, Madonna

6 男與女–愛、忌妒、別離Man and Woman — Love, Jealousy, Separation

7 肖像畫Portraits

8 躍動的風景Dynamic Landscapes

9 畫家的晚年Late Works

隨著展覽構成的穿針引線,觀眾逐步領略孟克的一生與回顧其精湛的作品。作為一個藝術家的大型回顧展,策展架構是中規中矩的呈現,以線型時間序來排列主題,分區標題的用詞遣字也十分直觀,不用細讀展覽文字的觀者,也能輕易地捕捉到展覽的精隨。整體來說,平穩地陳述展覽內容,展品豐富度高,展覽參觀人潮較多,連帶影響了些參觀品質。

【大英博物館】顛簸的城市穿梭串聯孟克的生活焦慮

Edvard Munch: love and angst trailer

同樣與奧斯陸孟克美術館合作的大英博物館,在2019年4月11日到7月21日期間推出特展《Edvard Munch:love and angst》(愛德華.孟克:愛與焦慮),為英國45年來最大型的孟克個展,旨在為觀眾揭開孟克生活與作品的面紗。除了展出迴盪數個世代、代表焦慮的經典作品《吶喊》外,展覽以全新的角度切入,以三個戰前歐陸都市:奧斯陸、巴黎、柏林勾勒出孟克的生活型態,當他在城市間穿梭,受到波西米亞文化影響與個人情感變化,孟克的創作清楚地傳達己身的愛恨經歷與社會的快速變遷。

展覽以孟克是一個馬不停蹄的旅行者作為起點,以三個城市作為展覽三大區域:奧斯陸(Oslo)是他的出生地,帶出他的家庭、求學與波西米亞文化的影響;柏林(Berlin)讓他受到個展展出一周後即關閉的衝擊,進而停駐滋養他將焦慮、疏離、病痛、生死轉化成精湛的藝術作品;巴黎(Paris)讓他感受世界的愉悅,聲光、表演、音樂與情感交織下,催化了作品的實驗性與藝術性。

《Edvard Munch:love and angst》展覽分區

CITYSECTION
Kristiania: god and humanity

Berlin: order and power

Paris: entertainment and experiment
Restless traveller
Bohemians and free love
Frieze of life
Love in torment
Anguish and isolation
Sickness and Death
Stage and performance
Homecoming
《Edvard Munch:love and angst》展覽分區說明

一樣地在談孤獨與焦慮、生死與愛恨,此展不一樣地呈現觀者不同的角度,在談博物館展覽詮釋的時候,策展人如何在展品清單中進行帶有觀點的排列,支持展覽論述的成立,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套入展覽策畫的執行裡也是變化萬千,這次展示在三個城市的分區說明下,僅是各加入了一段影片放映,每個城市搭配選入歷史照片、畫家草稿、畫作、文字記錄,請專人朗讀著孟克的日記選文,讓觀眾欣賞影片之餘,孟克的形象立刻鮮明起來,轉入欣賞展牆上的畫作時,更能融入藝術家創作的背後歷程。

比較東西詮釋 反思台灣展覽文化

談到「藝術家大型回顧展」這類型的展覽,其實只要藝術家名氣夠大、展件數量夠多,經典作品有網羅,展覽往往就是票房保證,台灣這類展覽往往都是借展國外巡展套裝,展覽執行只需要忠實地呈現借展方、策展人的資料,一般來說對於團隊都是一個加分的履歷紀錄。若想精益求精的做好展覽,也許該回到策展的本質,提出策展的觀點論述僅只是第一步,展覽的詮釋從展品選件、文字撰寫、展示手法、多媒體與繪畫之間的關係都息息相關,再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從推廣教育的落實(導覽、摺頁、說明牌)到現場營運的細節,像是人流管控與觀展品質也會影響到觀眾與展品之間的互動,若能從各方面著手力求面面俱到,我個人認為才會算是精彩的策展與執行。

大英相較於東京,個人認為是較為出色的,大英選件上僅是以版畫為核心,展品的豐富性上雖不及,但完成度上卻更上一層,最驚喜的是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來看孟克作品,並且掌控了展廳人流限制,每個人都可以恣意地穿梭在展品第一線作近距離的欣賞,若是稍為退後一步,也可有餘地遠觀。

人流控制一直都是亞洲區大型展覽的詬病,以此做為評斷東京展的優劣也有失公允,歐洲名畫在亞洲展出,本質上就乘載著高借展費、高運輸費、高保險費的成本壓力,若不能在票房上獲得盈餘,也不是館方可以負荷的執行項目,更不能獲得投資者或贊助商的青睞,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都得在人頭間隙中欣賞名畫的現象,因為主辦方都以最飽和的狀態來進行人流控管,期待早日攤平成本由虧轉盈。反觀歐洲,展覽時段票行之有年,展廳人數的降低相對的就是票價的調高,相對應的才能提供觀眾更高品質的觀展經驗,可惜時段票一直在台灣執行不起來,其實蠻遺憾的,主辦方擺盪在成本壓力下,誰都不願作為拉高票價的領頭羊,當展覽票價比一張IMAX電影票價還低廉的時候,怎麼可能期待藝文展演的市場可有正向的循環呢?於是深度製作的藝術展覽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眾市場喜愛的拍照展,感嘆於此,市場的改造真的需要有人願意做對的堅持!

關於吶喊的二三事

吶喊

《吶喊》,1985年版 (圖片來源:大英博物館網站)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with two friends — the sun was setting — suddenly the sky turned blood red — I paused, feeling exhausted, and leaned on the face — there was blood and tongues of fire above the blue-black fjord and the city — my friends walked on, and I stood there trembling with anxiety — and I sensed an infinite scream passing through nature.

Edvard Munch,22 January, 1892

我與兩位朋友沿路散步, 那時正是日落,天空突然變得血紅,我停下腳步,感到非常疲累,於是靠著欄桿,如火翻滾的血與舌從空中貫穿黑藍的城市與峽灣,朋友繼續向前行,我站在原地焦慮地顫抖,我感到一聲無盡的吶喊穿越自然。

愛德華.孟克 22/01/1892

所有關於《吶喊》(The Screem)都會摘錄這段來自1892年孟克的自我陳述,1893年孟克創作兩幅《吶喊》,蛋彩版與蠟筆版,兩個版本到底哪個才是第一件創作都有專家支持,其中較為人所熟知的蛋彩版, 1910年畫家進行重繪,東京展出的便是此件作品,大英則是展出1895年石板畫,該版畫目前全球版次不超過20幅。

Munch Despair 孟克絕望

《絕望》,1984年 (圖片來源: https://munch2018.jp)

無論東京展或是大英展,展出的同時都搭配了1894年作品《絕望》,真實與幻象對照日記文字,更能體會作品的意涵,大英展展出了《絕望》的手稿與場景的歷史照片,補充說明的角度豐富了展示的厚度。對於《吶喊》的展覽詮釋,兩展異曲同工,差異性不大。

Munch Despair 絕望手稿

《絕望》手稿 (圖片來源:大英博物館網站)

我則透過兩度欣賞《吶喊》,在東京展收藏了《吶喊》桌上型充氣娃娃,在大英展收藏了石版畫明信片,做為兩次觀展的紀念品。當然在展覽商品的多樣性與趣味性方面,日本絕對是略勝一籌,東京展覽最著名的就是運用吶喊的意象與皮卡丘跨界合作,除了商品創意與增加展覽收益外,也成功形塑話題來行銷宣傳,這點日本展覽方一直都很有全球競爭力。

孟克博物館新館開館在即

第一次在東京遇見孟克,展覽讓我體會到他的心路歷程,雖然飽受焦慮精神折磨,但不失可愛的面貌,那些愛恨情仇,不就是我們日常心中OS的圖像化,也許孟克只是幫大家畫出心中所想而已!

第二次在倫敦遇見孟克,展覽帶領我了解戰前大時代的歐洲生活,用藝術欣賞的角度來解讀,對於藝術家的樣貌反而有更立體的呈現,重溫英倫看展的樂趣,喜見有態度、有角度的策展單位,總會心生敬佩之意!

然而,此生到底能不能三度遇見孟克呢? 2020年春季孟克美術館 (Munch Museet) 新館開館,絕對是令人期待的。去一趟挪威奧斯陸,在藝術家成長的地方來欣賞作品,想必別有一番滋味!更期待新博物館的空間規劃與展示手法,能帶給當代全新的角度看孟克!

Munch Musum 孟克美術館

《孟克博物館新館圖》(圖片來源:官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