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人的麥加 — Depot 全世界第一座對公共開放典藏空間

曾在 VOGUE TAIWAN 的報導中看到: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堪稱藝術迷的麥加。實地走訪之後,更貼切的個人說法是,Depot是任何有博物館、美術館、藝術策展、藝術行政實務經驗者的「麥加」,一輩子一定要踏上這段朝聖之旅

典藏即展示—其他大型博物館只能展出6%的典藏品,Depot承諾99%的公眾開放性!

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典藏庫(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是全世界第一座對公共開放典藏空間,位於鹿特丹市中心的博物館公園裡、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旁,博物館自2003年啟動擴建計畫,正館預計整修至2028才開放,與此同時,新設置「典藏即展示」的藝術庫房Depot於2021年正式開幕,讓大眾可以親近博物館173年來152,000典藏品,規劃有5種溫溼度照度等設定的環境,對應14種不同材質類型的庫房,建築空間涵蓋博物館中的修復、運輸、包裝、攝影等工作場域,並同時規劃各項的教育推廣活動,讓觀眾得以一窺博物館專業工作實境,瞭解典藏工作的價值與艱辛。

這棟創新的建築物是由知名荷蘭建築事務所 MVRDV 操刀,燃眉之急就是要解決位在地下室的舊典藏空間自1999年開始多次受水患之苦,館長Sjarel Ex與MVRDV更深思典藏與展示的關係:「多數的國際級博物館都只能透過展覽來展示其藏品約6%至7%的數量,而剩餘的94%全都隱藏在存庫房裡。」這個議題讓他們共創出一座具全球突破性發展指標的典藏庫,99%的Depot是都可讓公眾親眼參觀,這其中更包含了152,000件文物藏品,全都完整公開。

自己在參觀前是深知上述背景的,更是以一個高期待的標準來審視這次參觀經驗,參觀後至今仍覺得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藝文工作者,大家可以想見我當時在館內的震撼!

博物館開箱—功能、造型、永續兼具的未來典藏空間指標

將透過接下來的篇章分享經驗,為了讓大家可以更貼近現場,藝文服務生特別將Depot專書的平面圖標註中文,並剪輯了一支參觀影片,讓大家在與文章參照時,可以更加瞭解這棟建築物。

碗型的Depot建築物外牆,是由1664塊鏡面玻璃拼接而成,反射出美術館公園的植栽林地與城市天際線,自然而然地融入城市景觀,也與來往的遊客形成互動,大家可以看到我這次拍攝的影片中,媽媽正對著小朋友說可以對著鏡中的自己揮揮手喔!

由觀眾入口進入大廳,會先碰到親切的驗票人員與正在集合的定時導覽人群,外圍二樓是觀眾的置物空間,同時也是領取進入庫房做導覽防塵衣的地方。地面樓層(Ground Floor)是對公眾開放最少的一個區域,透過平面圖可以瞭解到後方有藏品的卸貨平台、運輸作業區、包裝區、暫存區、藝術品的專屬貨梯與員工出入口,畢竟這裡是152,000件典藏品的家,出入口的設計更是以藏品為重。

透過導覽員得知,其實還有平面圖上沒標註的典藏品攝影室,藏品出入都會先送拍照記錄,做好狀況檢查(Condition Report),若第一時間發現藏品有異狀,就會討論如何即刻處理,或送修復室進行後續作業,用白話文來說,這裡除了是典藏品的家,還是典藏品的醫院呢!

配合著影片紀錄的順序,我們先搭乘著觀眾電梯來到頂樓,餐廳與屋頂花園讓大眾欣賞360度環景飽覽城市天際線,展現鹿特丹市景的百種千姿。種植於頂樓的75棵白樺樹,皆在建造前三年前即經過人工測試與培養,為移植做好準備。獲得「荷蘭最佳屋頂」殊榮的綠樹成蔭空間,除了是大眾舒適的休憩之所外,也如同一塊自然的吸水海綿,配合著地下室的蓄水裝置,建構雨水回收系統,建築物同時納入更多綠建築的思維,如太陽能板、地底蓄熱、LED照明等,而非炫技式地將建築做的花俏,而是更貼近使用者與自然永續的理念來設計。

五大藏品環境設定 十四種材質庫房 四間材質修復室

真正進入館內參觀,就可以體會甚麼叫做建築物貼近使用者的理念,空間裡最多數的「使用者」是「藏品」,所以特別規劃了5種氣候區(Climate zones)分別適用不同材質的藝術品,像是金屬、塑料、有機/無機、黑白與彩色攝影等,這些庫房需要精準的設定溫度、濕度、照度與塵蟎,不僅是單純的「恆溫恆濕」即可,透過平面圖可看到14種不同材質類型的庫房的分布,以及配置有4間不同材質的修復室和2間研究室。

而正因為控制藏品的保存環境條件會消耗大量能源,因此建築的宗旨在於提供最佳保存條件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做到綠建築與碳中和的目標,所以更可以感受其規劃之難處與著眼未來的決心。

自由流動的觀眾動線 360度藏品包圍體驗

再來,第二大數量的使用者就是觀眾。空間中縱橫交錯的樓梯宛如電影《全面啟動》夢中建築現實版,藝文服務生因為做過《錯覺藝術大師: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展覽統籌,身歷其中更覺得彷彿走進M.C. Escher的畫中,而建築中央浮動的13個巨型透明展示櫃則是荷蘭視覺藝術家Marieke van Diemen的創作,以「3D迷宮」為概念,顛覆「導覽」動線,讓參觀者自由行走其間,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發現,能以360度視角觀看博物館的藏品,享受全景式的藝術盛宴。大家可以回頭參考第一張平面圖中的Public accessibility diagram去感受參觀者動線,對於藝文服務生來說,這樣的鋪排更像是真實物件環繞的沉浸式觀展體驗,體會到原來除了虛擬(virtuality)之外,真實(reality)也能創造出沉浸式的感受。

館員就是你的導覽員 深入博物館工作的實境體驗

參觀完後,我才排到定時導覽的機會,館內每20分鐘有一梯導覽,有區分為荷蘭文與英文兩種,想要聽導覽的觀眾必須先去抽票,票上會顯示你的場次與可以參觀的庫房,導覽員由真正的館員擔任,所以提供千奇百怪的實務問答,與台灣多數為委外執行或是志工老師來進行截然不同。

導覽員會在大廳做開場,給大家Depot的基礎介紹,然後就會安排大家搭乘藝術品專屬貨梯到庫房所在樓層,貨梯的尺寸是L5*W3*H5公尺,這在台灣已經是非常大型的貨梯了,甚至比很多展廳高度還高呢!鑒於我抽到的正是「大型藝術品庫房」,我的職涯就是很常處理作品塞不進電梯該怎麼做,所以我就發問說,如果藝術品超過這個尺寸呢?導覽員完全沒有被問倒,他說的確仍然有一些作品超過這個貨梯尺寸,所以博物館還有另外一個建築物庫房是在地面樓層,專門典藏這些更大型的藝術品。

當我們抵達庫房門口,會需要請保全來協助解除設定才能進入,設備除了密碼外還需要偵測心跳,如果是急急忙忙(或是偷雞摸狗)導致心跳太快是無法解鎖的,進入庫房前要務必套上防塵衣,進入後須先踩過有黏性的腳踏板去除鞋底灰塵,必須將隨身物品跟包包放置籃子內,才能真的進入庫房內部,導覽員親切地解說木箱、藏品架、作品拆解與組裝的方式,但因為這些都是我的工作常見的,所以我更注意的是木箱外面的標籤、文字標註等細節,大約9分鐘後,我們就必須集合離開庫房,因為保全設定非博物館工作者每次進入為10分鐘,我們就依序離開,導覽員會再花時間解說Depot的參觀重點,就結束了這次導覽之旅。

導覽之後真的有一股衝動再去抽一張票啊!好想看看其他庫房內部喔!由於這次參觀加上拍攝工作已經在館內很久了,所以掙扎過後還是離開了Depot,先去填飽自己的肚子比較重要!因為也不可能收集14個庫房,有部分的庫房溫度設定在8度、照度設定幾乎是無光線(如攝影底片的庫房),並非所有的環境條件都可以開放給觀眾進去的,同時,每個庫房都設置了八台空氣清淨機來維持空氣的清潔,其實觀眾的來去也考驗著環境控制,如何權衡典藏品的開放參觀與否,這真的是Depot在規劃之初最令博物館人感到佩服之處!

典藏是一個比展覽更重要的文化議題!

所以,我將Depot稱之為「博物館人的麥加」,相信專業工作者便知其中的奧義,正所謂「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Depot絕對可以滿足大眾來鹿特丹作為一個城市景點的需求。不過,藝文服務生在出發前看Google評論時覺得很擔心,觀眾評論是有好有壞,不好的多數批評穿那白色的衣服(防塵衣)很可笑,看不到什麼作品(因為是看庫房,而且是站在玻璃外),導覽雖然可以進去庫房內但時間很短(因為保全設定對於藏品很重要),由此可見,一般民眾對於典藏品的認知仍很缺乏,因此做為全世界第一座對公共開放典藏空間,可以想見他們規劃到執行的各種艱辛,同時教育推廣會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這也是他們非常積極推動定時導覽的緣故。期待這會是全世界第一座但不會是最後一座以典藏為課題的博物館,也期待台灣的朋友們可以有機會深入瞭解「典藏」— 一個比展覽更重要的文化議題!

(下週還會有番外篇來介紹Depot特展—典藏品背後的秘密喔!敬請期待!)

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
see the world behind the scenes of a museum at #depotboijmansvanbeuningen
https://www.boijmans.nl/en/depot

#展覽 #博物館 #美術館 #策展 #藝術行政 #展覽開箱 #展覽筆記 #企劃寫作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