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Lab的成功在當代絕非一枝獨秀,近年來數位藝術展演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若放眼歐洲,一定要提及的案例絕對是2018年由法國私人藝術機構Culturespaces所籌畫,採用藝術與音樂沉浸式體驗 AMIEX(Art & Music Immersive Experience)技術,打造巴黎一座數位藝術博物館 — 光之博物館 Atelier des Lumières。
Atelier des Lumières《Gustav Klimt》照片來源:Culturespaces
沉浸式體驗主流化 光之博物館一炮而紅
位於巴黎11區的光之博物館原為1835年建成的廢棄鑄造廠,館內可以看見當時鑄造廠冷卻水池的凹槽、煙囪、乾燥塔和水箱等,翻新後於2018年開幕, 首檔展覽選擇了以《吻》聞名的奧地利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為題,團隊致力於以科技投影結合藝術創作,取材畫作的視覺元素,重組為動畫影像,並以140台投影機從天花板投影到地板或牆面,讓經典藝術作品滿佈於占地3300平方公尺且高10公尺的廣大空間中,配合立體環繞音樂與節奏流轉,讓觀者身歷其境,全然跳脫出傳統畫框式靜態為主的觀展方式。
《Gustav Klimt》特展的成功地迎來超過65萬參觀人次,足以顯示沉浸式體驗藝術蔚為主流的新趨勢。如同光之博物館主管Michael Couzigou曾在報導中表示,數位藝術可以做為接觸圖像藝術的入門方式,並且推廣利用現代的技術發展了解文化,讓文化融入現代。
數位科技讓藝術變得更加親近 觸動觀眾的情緒感知
就此之後,光之博物館成為一個指標型的案例先驅,潮流話題不斷的場域,也吸引了莉莉·柯林斯(Lily Collins)主演的Netflix劇集《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選入場景拍攝,成為全球廣為人知的數位藝術博物館。
《艾蜜莉在巴黎》劇中場景 照片來源:Netflix
數位科技在當代的展覽當中變的舉足輕重,主因是它可以用來實現創意,讓藝術有了不同語彙的表現形式外,它還能夠連結不同時代的時空背景,為藝術作品增添活力,Culturespaces 總監 Bruno Monnier也談到,「數位科技增強了人們對藝術的情緒感知,讓藝術作品盡可能地接觸到最多的觀眾族群。」也許這就說明了近年來沉浸式藝術的流行的主因。
跳脫單一展覽授權巡展 長期規劃與全球布局成了發展關鍵
早於2018年光之博物館開展前一年,因為自己的工作職掌需要進行國際展演引進台灣的評估,因此有幸比較了當時三大國際公司數位投影展覽的案例:Universal Exhibition Group所規劃的《Klimt Experience》、Grande Experiences的《VAN GOGH ALIVE — THE EXPERIENCE》,以及 Culturespaces的AMIEX系列展覽。
《再見梵谷 — 光影體驗展》 照片來源:KKLIVE
三大公司的展覽內容皆是取材自大師級藝術家的經典創作,如克林姆、莫內、梵谷、達文西等,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進行當代展演的詮釋,在2017年有限的資訊來看,平心而論並不能精準評估到展覽實際的效益,做國際展覽引進入台的評估案,彷彿就是一場豪賭,努力地蒐集資訊也未能客觀地評價一個展覽。而上述三案最終引進台灣的就是Grande Experiences所製作的《再見梵谷 — 光影體驗展》,2020年於台北新光三越展出,今年同一場地則正展出另外一個主題《印象莫內 — 光影體驗展》,原本Universal Exhibition Group的《Klimt Experience》原也有機會引進來台,最終很可惜無法促成,不知道大家是否會好奇最受矚目的Culuturespaces機構所策劃的AMIEX系列展覽難道沒有策展公司接洽跟引進嗎?
實情是當然有台灣的公司去進行洽談,但不同於一般展覽業界的普遍都以「單一專案」的視角來做思考,Culturespaces機構在籌備光之博物館之初就有了明確的規劃與全球布局的策略,機構希望在亞洲只跟一個地區合作,且合約年限一簽就是三年,以每年一展的方式共計推出三個數位藝術特展。長期合作的商業合作條件在巴黎光之博物館尚未成功之際,實在是讓台灣的投資者卻步,最終Culturespaces選擇了跟韓國合作,光之博物館的姊妹館- Bunker des Lumières落腳於濟州島,台灣也因此與這個系列的展覽成了失臂之交。
除了巴黎與濟州島的場館,如今Culturespaces 已在波爾多開設全球最大的數位藝術中心Bassins de Lumières ,與美國合作方達成雙方聯盟合作的協議,2022年將在紐約開設the Hall des Lumières,同時發展了杜拜、首爾、阿姆斯特丹等地的長期合作計畫。
策展與製片的雙重核心 打造敘事完整的沉浸式體驗
在評估案結束的兩年之後,我終於有機會到巴黎參觀光之博物館,當時展出的展覽是《Van GoghStarry Night》,那些資料文件上的規格與示意突然轉化成空間詮釋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到真實展演的力量實在不容小覷,即便已非常瞭解場域的尺度、設備的規格、展示的內容、精選的畫作,甚至看過了無數篇媒體的報導與觀眾的影音拍攝(這些都是在做評估需要蒐集的資料),都無法比擬現場觀賞的震撼,這應該會是近幾年來我看過的沉浸式體驗做的最好的前段班。
《Van GoghStarry Night》 照片來源:自攝於光之博物館
比較的基準點是,展覽是一個超過30分鐘的製作,如果是影片來比喻,它是不是廣告短片,而是一個敘事長片,怎麼樣用場域在這麼長時間來表達策展理念就變得非常重要,如同在電影院裡怎麼樣讓觀眾覺得分秒精彩又可以輕鬆的進入故事軸線。當今許多沉浸式的展演,大多是數個短片串聯而成,短片與短片的相連之際就是簡單的暗場處裡,但如果短片過多暗場頻繁出現的時候,沉浸式的體驗就一直被打斷,有種讓人很想沉浸其中卻一直被拉回現實的感受。所以,用一個完整的秀來規劃的沉浸式展演會難度較高,在製作的環節從取材選件、腳本內容、美術設定、分鏡、運鏡、剪輯、音樂上都需要環環相扣,還不能只是用影片製作的角度來思考,必須得加上展覽原本需要思考的問題,如觀眾的動線視角、展覽分區、展示文字、製作作品與場域的關係等,也鑒於這是一項新興的展演類型,在沒有既定的製作SOP可以複製的情況下,目前沉浸式體驗的展演完成度可以說是參差不齊。
整合力 X 策略力 是台灣產業需要培養的關鍵
teamLab 與 Culturespaces兩個團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歷程,對於台灣產業的啟示就筆者的觀察來說,台灣產業的技術人才不缺,但缺乏軟硬整合的核心組成,往往對於科技技術的規格野心過大,但對於市場觀眾的設定又野心過小。
舉例來說,台灣普遍非常專注在探討新科技的技術層面,卻忽略了要應用在展演當中的技術需要相對成熟,所以在科技的選擇上,實驗性質的案例可以不斷探究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可能性,但落入推廣與一般觀眾接觸的展覽裡,數位科技應思考其與藝術結合的本質是否能為展覽詮釋加分,且穩定的技術才能創造更加的觀眾使用者經驗。而業界一般在製作數位藝術展演的時候,往往侷限在單一專案的思維角度,甚至單一專案的未來發展也沒有顧及,主因是製作團隊常常就是拿了經費之後就核銷完畢,特別是政府的標案或是補助案更是如此,不像teamLab 與 Culturespace 是私人機構,對於團隊的未來發展相對重視,因此對於作品推廣到各地從製作者到投資者皆有共識,反觀台灣,以全球作為市場疆界的思維目前在策展圈內仍不算主流,就算有這樣的遠見,卻沒有具體推動的策略與行動。
期待未來台灣能站上世界數位藝術的舞台
除了日本的teamLab、法國的Culturespace 所主導的數位藝術館舍已經在各地開展,英國首個沉浸式數位藝術展覽空間「Reel Store」也即將於今年將於考文垂(Coventry)盛大開幕,近幾年相關的案例已經是不計其數,慶幸不是現在要來做評估案,否則可能研究案例的時間會難以估計了吧!但,可以確信的是未來觀眾的選擇將更加多元,而台灣能否發展出站上全球的數位藝術團隊呢?相信我們都還是有所期待!